Jump to content
  • Entries

    16114
  • Comments

    7952
  • Views

    86389376

Contributors to this blog

  • HireHackking 16114

About this blog

Hacking techniques include penetration testing, network security, reverse cracking, malware analysis, vulnerability exploitation, encryption cracking, social engineering, etc., used to identify and fix security flaws in systems.

2021年7月,Gartner發布《2021安全运营技术成熟度曲线》 ,並在其中首次提出了CAASM網絡資產攻擊面管理(Cyber asset attack surface management)和EASM外部攻擊面管理(External attack surface management)概念,一眾安全廠商紛紛發聲表示“不謀而合”。

在這裡不討論這種“不謀而合”是否有“搶占解釋權”以推廣自家產品的嫌疑,只思考這種強烈的“認可”從何而來,畢竟同時期無論是Gartner這樣的諮詢機構,還是廠商、研究機構,其推出的新概念都不在少數。

技術在前:安全價值回歸經過一些資料查閱,我們欣喜的發現這種“認可”並非單純的安全圈追熱點,更大程度上是國內安全廠商已經在該領域擁有了一定的基礎,技術精進、產品上市,現在EASM與CAASM概念的出現更像是一次“遲來的正名”。

今天的網絡攻擊極少再有“黑客炫技”,多半都是分工細緻的跨國網絡勒索團伙、可調動資源充足的國家背景“網軍”,以及合作鏈條緊密的龐大地下黑產。關鍵基礎設施單位、坐擁高價值數據的大型企業,甚至政府機構網絡系統,其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都已今非昔比。

以此為背景,更多直面安全威脅、且更聚焦問題本身的新產品、新技術迎來發展機遇,這其中,攻擊面管理(ASM)作為一種直觀可行的防守方基礎策略受到行業關注,並衍生出了上述EASM與CAASM兩種不同角度的細分概念。

核心:攻擊者視角!面對安全威脅,防守方自己看自己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攻擊者怎麼看你”。就像一場守城戰,你自己知道哪裡重兵把守、哪里城牆堅固,並沒什麼用,因為攻城方只會看這這座城哪裡守備空虛,哪裡更容易得手。

這也就引出了ASM的重要概念——攻擊者視角。

1.PNG

圖“中世紀攻擊者視角”

攻擊者視角本質上是尋找防禦的薄弱點,並測繪出一張標識出“突破口”的地圖,這對於正在堆疊剛性防禦系統的防守方而言,無疑是降維打擊。這些“突破口”就包括網絡空間的影子資產(未知資產)、未更新到最新版本的軟件、錯誤的配置等,通過這些資產數據實現攻擊面收斂。

而這就需要一項關鍵技術支撐——網絡空間測繪技術。

網絡空間的“軍事地圖”網絡空間測繪技術被應用於安全領域,很大程度上拉平了攻守雙方在“視野”層面的不對等,尤其是針對“未知資產”,畢竟我們不能去保護一個自己都不知道存在的東西。

這就引出了一個關鍵性問題,如何讓“地圖”精確?

關鍵點就在於“資產指紋庫”能否覆蓋用戶的全量資產。

網絡空間中的資產測繪需要清晰識別出軟件、硬件、系統、服務、證書、數據庫等各類資產,“庫”還需要跟進產品迭代、新品誕生,甚至新品類的出現,以此來滿足用戶後續安全部署的需求。

從資產角度講,Gartner提出的兩個概念中,CAASM更側重識別組織內部的資產,並發現安全漏洞;而EASM則側重防守方暴露在互聯網上的資產和資產相關情況。兩者各有側重,且適合於不同的用戶場景,但同樣的是,清晰全面的資產識別是後續一切的基礎。

“庫”的廣度與精度既然資產識別如此重要,那麼通過大量資源投入,對互聯網上的資產進行極端週期的全面掃描分析,是否就能打造出覆蓋最全面的資產指紋庫?

答案是否。尤其在各行業數字換轉型加速發展的今天,存在大量僅被某一行業使用的系統、軟件等,這些資產並不暴露在互聯網上,為了測繪識別,就需要安全廠商深入了解行業,去研究這些資產,從而觸類旁通的擴展指紋庫。這也是“廣度”之外,指紋庫的另一項指標——“精度”。

在目前國內安全廠商中,華順信安、知道創宇、360等企業已經憑藉豐富的資產數據積累逐步在這一領域走在了前列,並在諸多安全事件中展現出“測繪”對網絡安全及相關工作的重要價值。

起步較早、長期堅持,是積累資產指紋的基礎。此外,則是通過服務客戶深入了解這一行業領域的資產情況,將這些“非主流”但對行業極為重要的資產擴充進指紋庫。上述三家企業便是測繪領域入場較早的“玩家”,以華順信安為例,其專注網絡空間測繪領域超過7年,服務了多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這些積累也就能夠在攻擊面管理工作中,為用戶貢獻出更大價值。

綜上,我們能梳理出一個邏輯。網絡安全是最終的目標,攻擊面收斂(含EASM與CAASM)是重要手段,而依託於龐大指紋庫的網絡空間資產測繪則是必要基礎。

尾聲145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當時號稱全世界防守最堅固的城市,君士坦丁堡。雙方對壘數月毫無進展,而一扇位置偏僻的小門卻被守城將士完全忽略,甚至都沒有上鎖,並最終致使城市淪陷。

如果防守方的城防圖對著扇小門做了標註,那麼歷史的走向很可能改變。